肖亞慶:扎實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特別是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作出的重大判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支柱”。邁向高質量發展,既是順應經濟發展規律,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引領帶動作用的重要任務。是我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轉變增長動力的必然要求。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和廣大國有企業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的豐富內涵和現實要求,徹底摒棄規模和速度的復雜性,堅決推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聚焦行業主業發展,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指出“無論何時發展,實體經濟就是中國經濟發展,贏得國際經濟競爭主動權的基礎”“實體經濟就是一個國家經濟的基礎” “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經濟發展的重點必須放在實體經濟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把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大多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實體經濟中。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產業。談高質量發展無業,如水無源,樹無根。近年來,國有企業加快立足產業發展,在聚焦主業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整體規模和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相比之下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要牢牢把握住立身之本的行業根基,全力以赴把這個行業做強做優。一是聚焦主業,突出主業。加強戰略引領,明確主營業務發展目標和重點,推進技術、人才人才、資金等多種資源要素向主業集中,做強務實,做精主業,不斷提升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二是加快制造業優化升級。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和“中國制造2025”,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加快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積極推動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培育世界一流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三是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保護修復、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加快實質性步伐,引領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四是全面提升企業經營質量和產品服務質量。切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大幅度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標準檔次和品牌影響力,提供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更多的選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聚焦自主創新激發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指出“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是來不來的,來得來的不買,談不上。” “要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培育一批優秀的核心技術能力和較強的集成創新能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新形勢下加強自主創新的極端重要性,也為國有企業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指明了出路,提供了根本性的遵循。加快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和必然路徑。國有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提供動力和支撐。近年來,國有企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破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但是,它們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差距仍然很大,仍然不符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與之相適應,必須堅定不移自主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核心技術突破,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橋頭堡”和“制高點”。一是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集中力量完成“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打造更多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等研發平臺,積極組織實施重大研發任務。二是著力在戰略性和前瞻性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立足當前長遠看,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制約行業企業發展的技術短板,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領先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大力開展核心技術研發,率先實現突破。批準重大原創性成果,盡快在重點領域和“卡脖子”上取得突破。三是要充分發揮創新要素的合力。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打破創新主體間壁壘,有效集聚創新資源和要素,形成協同創新的強大合力。四是建立健全創新體制機制。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積極倡導培育創新創業文化,努力打造一批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持續推進激發創新潛力。
聚焦結構調整優化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總體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指出“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調整結構、創新發展、優化布局,使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主導作用。 “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重點領域和優勢產業集中,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既對推進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提出了明確要求,也深刻指出了實現方式方法。調整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是提升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國有經濟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內在要求。更好地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作用。經過多年努力,國有經濟已經局結構不斷優化,但仍存在布局過度、主營業務集中、核心競爭力弱等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領域,加快布局結構調整,推進國有資本優化配置。一是穩步推進戰略重組。按照市場化原則,穩步推進裝備制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戰略重組,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重點領域集中。符合國家戰略的優勢企業。二是積極開展專業融合。以主業優勢企業為主導,持續推進煤炭、鋼鐵、船舶裝備、環保等領域資源整合,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提升企業規模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相關產業優化升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大力推進減肥健身。率先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文章,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加大“僵尸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治理力度,切實解決歷史難題,并有效提高企業經營質量和效率。
著力深化改革 發動國企高質量發展強大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企改革,指出“國企要做好就必須改革。 “能成為現代企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正視問題,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標準,堅持政企分開,政企分開”。首都。”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倳浿匾v話,在為深化國企改革,樹立旗幟、謀劃布局、支持精神,充分體現了對國企改革發展的殷切期望。國有企業不斷深化改革,能否有效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釋放自主市場主體的內在活力、發展動力和市場競爭力。自有企業不斷推進,頂層設計基本完成,一系列改革文件出臺發布。多項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實施,取得明顯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約發展的障礙和弊端。 “1+”必須以更大力度、更具體的措施、更硬的作風實施。 “N”系列文件要求不斷深化國企改革。一是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堅持黨的統一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進一步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律地位,確保企業黨委(黨組)發揮主導作用,把控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處理好黨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形成履職盡責、協調運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二是穩步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央企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分級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引進社會資本與轉變經營機制有效結合,實現各類所有制資本優勢互補。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三是加快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運行機制。繼續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落實董事會職權,實行經理和職業經理人合同管理,建立健全與選拔方式、聘任性質相匹配的差別化薪酬制度。公司的職能和經營業績。分配制度實現崗位可以上下,人員可以進可以出,收入可以增減。四是加快轉變基于資本經營的國有資產監管職能。進一步明確投資者監管責任邊界,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制度,深化國有資本投資經營公司試點,不斷完善監管方式,建立系統、科學、有效的監管標準和制度,加強監督問責,不斷提高監督效率。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聚焦開放合作,拓寬國企高質量發展廣闊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開放合作,指出“開放合作是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必然邏輯”“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實現的,中國經濟未來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進一步擴大國企開放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國有企業只能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積極融入全球經濟,可以為高質量發展開辟更廣闊的空間,加快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近年來,國有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努力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競爭力、影響力和驅動力還比較薄弱。我們要著眼長遠發展,不斷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努力在更廣領域取得更多務實成果。一是開放合作。實現中國共同發展。歡迎各國和各類所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結構調整,與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在產業整合、轉型升級等各領域深入發展升級改造、股權投資、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實現你中有我,你中有我的良好局面。二是提高開放合作跨境資源配置水平。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完善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的全球布局,推動實現技術、管理、金融等資源的全球配置,將對外投資與推動國內裝備、服務、技術、標準走出去有機結合,加快形成全球生產服務網絡,不斷創造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三是在開放合作中展現責任擔當的良好形象。遵守東道國國際規則和法律,尊重當地文化習俗,堅持誠信經營,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國有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是國企的“根”和“魂”,也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企業黨委(黨組)要充分發揮領導作用,確保黨和國家各項政策和重大部署在國有企業得到堅決貫徹落實。企業領導要敢于承擔責任,艱苦奮斗,以釘釘子的精神要求高質量的發展任務。狠抓實事求實,努力開創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相關資訊
NEWS